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对苏南人民法院关于养子女如已继承了养父母遗产,是否还可以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06:47  浏览:952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对苏南人民法院关于养子女如已继承了养父母遗产,是否还可以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


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对苏南人民法院关于养子女如已继承了养父母遗产,是否还可以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的批复
1950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

问:养子女如已继承了养父母的遗产,是否还可以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答:养子女如已继承了养父母遗产,不应再有主张继承生父母遗产的权利。因为家庭在今天还是一个生活和生产单位,养子女参加了另一个家庭,虽然在感情上不要求他(她)与亲生父母割断,但是在财产关系上则应清楚分开,如果养父母家没有财产,而被收养的子女生活又困难,本兄弟姊妹互助的精神可以要求酌量给予生父母的遗产。倘有这种具体案件发生,应结合双方实际经济情况以及参照兄弟姊妹间的劳动能力,作适当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亲生父母生活困难,经别人收养的子女经济宽裕的时候,他们对亲生父母也还是应该加以照顾的(土改分得的土地,应为各人所有,应与父母的遗产显有区别,应加注意)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池州市城区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池州市城区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池政办〔2004〕20号)


贵池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池州市城区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四月二日
 
池州市城区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覆盖城市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好城市居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推进为民政府建设,市政府决定设立池州市城区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简称大病救助基金),并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大病医疗救助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先城区后农村、分级分步实施、逐步扩大完善的原则,先在城区低标准启动;坚持救助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量力而行,救助急困,重点解决我市城区低保对象及其他困难居民大病高额费用的救助,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救助标准。

第二章 基金的来源与救助范围、标准

第三条 大病救助基金的来源: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接受社会各界个人和团体捐赠。
第四条 大病救助对象:城区(仅限城内20个社区)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家庭成员、城区超出医疗保障范围个人仍需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的困难居民和职工。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大病是指因患恶性肿瘤、尿毒症需入院治疗或在基本医疗范围内年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承担超过2万元(低保对象1万元)的特殊疾病。
第六条 救助标准:
1、低保对象患恶性肿瘤、尿毒症,年住院医疗个人负担费用达3000元~10000元的,年一次性救助1000元~3000元;
2、低保对象患重病,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年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承担达1万元以上者,超过部分按20%救助;
3、城区其他困难居民患重病,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年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承担达2万元以上者,超过部分按10%救助。

第三章 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第七条 救助程序:
1、救助对象实行年度申请制,逐级申报。
2、重病患者或患者家属持《低保证》等相关证件,向贵池区民政局提出附有居委会、办事处签署意见的申请,填写《池州市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受助申请表》,并如实提供县级以上医院(限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医疗诊断书、住院证明、医疗收费票据、必要的病史资料。区民政局初步核实后,每月集中报市大病救助基金会。
3、市大病救助基金会收到区民政局汇总申请表及报告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核,确定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
4、救助对象及金额确定后,通知所在社区居委会在申请人居住地张榜公示一周,如无异议即通知救助对象到市大病救助基金会办理有关手续,领取救助金。
第八条 低保对象中患恶性肿瘤、尿毒症二种病人可以连续实行年度救助;其他大病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实行一次性年度救助。凡在申报中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中止救助,并依法追回救助金。
第九条 市政府成立池州市城区居民大病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红十字协会、慈善机构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 大病救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结余部分滚存结转下年使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同时接受市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为大病救助基金的发放提供条件,要根据审核确定的救助名单和救助金额,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民政部门应为大病救助基金会日常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大病救助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十三条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并对特困人群实行一定范围内的费用减免。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由池州市大病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规定

煤炭部审计局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保障审计工作有序运行,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规定》,结合煤炭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审计项目计划,是指煤炭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对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作出的安排。
第三条 审计项目计划由文字说明和表格两部分表述。文字说明的内容包括:上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完成情况,本年度计划编制依据、主要任务指标和完成计划的主要措施。表格的内容包括:各项计划任务指标、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完成时间等。
审计项目计划一般包含上级煤炭内部审计机构统一组织项目或授权项目、领导交办项目和自行安排项目等。
第四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按照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监督。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指煤炭内部审计机构编制和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报告、检查和考核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等。
第六条 审计项目计划要贯彻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和审计署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第七条 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应当坚持充分利用审计资源,突出重点,安排任务均衡的原则。
第八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计划,应于每年1月底前提出安排意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经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审定后执行。并于3月底前报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
第九条 审计项目计划一经确定,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努力完成。
第十条 审计项目计划如确有必要调整,应当由内部审计机构提出调整意见,报本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执行。计划调整后要报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每年7月、12月内部审计机构应分别向所在单位主管审计工作领导和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执行进度和计划执行及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措施、建议等。
第十二条 煤炭内部审计机构的所在单位和上一级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下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项目计划执行及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编报、计划执行情况反馈和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计划安排的合理性,计划完成质量和效果等。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煤炭工业部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